DataEye研究院注意到,近期,中文在线在动漫短剧领域动作频频。
6月底出席了2025微短剧出海品牌大会,解读AI如何重塑动漫短剧生产模式;7月13日,又宣布推出全新的全球动漫短剧发行矩阵。
那么,中文在线在动漫短剧领域到底有怎样的布局?有哪些优势与不足?背后又以什么作为支撑?
本期,DataEye研究院参考公开资料及ADX行业版数据,对中文在线动漫短剧布局进行拆解,供大家参考。
一、内容端:AI+IP体系
中文在线在动漫短剧领域的布局,可以简要分为两个层面:内容端与发行端。其中,内容端布局主要聚焦在“IP”与“AI”两方面。
(一)IP矩阵
在IP布局上,中文在线主要集中在网文领域和动漫IP。
网文领域,中文在线旗下拥有17K小说网、四月天小说网、海狸故事等多个原创内容平台。
同时,2025年6月,中文在线还推出了逍遥海外作者平台,聚焦英文小说赛道、面向全球创作者、提供AI辅助写作和出海变现解决方案。
此外,在网文衍生赛道——“有声内容”领域,中文在线拥有49万小时的音频资源,内容覆盖了原创文学、传统文学、影视等多个领域。
在动漫IP上,除根据网文改编IP外(如《修罗武神》改编自17k小说网同名小说),中文在线还通过收购形式,获得了知名动漫《罗小黑战记》自主IP。
(二)AI内容生产体系
在AI布局上,中文在线从内容生产到终端投放,均有AI技术支持。
在大模型端,2023年10月,中文在线推出了“中文逍遥”大模型,官方宣称可实现“一键生成万字”、“一张图生成一篇小说”,一次读懂100万字小说等;2024年12月,“中文逍遥”2.0版本发布;2025年3月,中文在线推出逍遥大模型英文版。
在AI多模态方面,中文在线自研了“AI工具链”,官方宣称能够将传统动漫短剧制作的11个环节压缩至5步(设定理解、生图合成、后期处理等),AI参与度高达70%-80%。
DataEye研究院认为:中文在线在内容端聚焦在IP矩阵与AI内容生产体系,有助于打造规模化内容生态,但实际效果也与IP+AI体系效果相关。其IP储备量、吸引力几何?AI工具链具体增益程度如何还有待商榷。
就网文IP而言,中文在线旗下最知名平台为17k小说网,但对比起点、番茄、七猫等平台,17k小说网或许并没有足够强大竞争力。
此外,中文逍遥大模型官方宣称“一键生成万字”等,但也有用户反馈,称在长文写作时,存在人物关系混乱等问题。
二、发行端:多渠道全球分发网络
中文在线在发行端的布局主要可分为国内和海外两方面。
(一)国内发行网络
中文在线官方海报显示,其发行渠道在国内矩阵上,主要有三大类:
①主流平台:腾讯视频、爱奇艺、优酷、B站、芒果TV等;
②短视频平台:抖音、快手、微信视频号等;
③其它平台:小红书、全国大屏、OTT+联通/咪咕等运营商。
(二)海外发行网络
中文在线海外发行渠道主要有三大类:
①自主平台:Sereal+、UniReel;
②主流平台:YouTube、TikTok、Facebook、Instagram;
③分销网络:数十家动漫/视频平台和千万级达人
此外,中文在线还与日本Piccoma、linemanga、韩国Naver Webtoon、Kakao、及美国、欧洲、东南亚等平台达成合作,推动漫画、动态漫等作品出海。
DataEye研究院发现:就发行端而言,中文在线动漫短剧在海内外均有布局,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,其动漫短剧主要以国内视频平台发行为主。
如《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》登上抖音端原生榜单、与腾讯视频联合开发《修罗武神》动画第二季、与B站、爱奇艺保持合作,推进《萌神》、《第九特区》等动画项目等。
而在海外市场,中文在线则主要依靠Sereal+和UniReel两款自主短剧平台。
其中,Sereal+面向全球市场,并专门设立了“动态漫”一栏,ADX海外短剧版数据显示,近30天,Sereal+日投放素材量维持在1200组左右,呈波动趋势。
UniReel则聚焦日本市场。
从数据来看,中文在线海外市场动漫短剧表现远不如国内市场,如《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》在抖音平台前两集点赞量分别为8.1万和11.8万,而在Sereal+平台的英文版《Price Drops, I Become the Richest》,前两集点赞量则仅有2.1万和4千。
因此,中文在线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推动漫剧出海、其推出的全球动漫短剧发行矩阵如何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,将是接下来的关键。
三、大厂混战AI漫剧,市场是否足够性感?
除中文在线外,各大平台方也纷纷开始加码动漫短剧市场。
快手方面,2月份成立专项小组,将动态漫业务泛化为漫剧,进一步提升动漫短剧优先级;进入暑期,又先后启动了“漫剧星漫计划”和“暑期超燃漫剧季”活动,一边助力优质漫剧孵化及制作,一边助推破圈。
抖音方面,今年3月份巨量引擎相关负责人便表示,平台将全力扶持创作者,对抖音首发或多平台发行的优质漫剧倾斜流量资源与运营支持。
B站方面,6月份推出动画短剧扶持政策“觉醒计划”,面向UP主、MCN和动画短剧相关公司,提供30%至100%的成本覆盖,最高分成80%。
不难发现,对各大平台而言,动漫短剧似乎逐渐成为一片必争之地。那么,大厂混战AI漫剧,市场是否足够性感?行业能够做到多大规模?
iiMedia Research(艾媒咨询)数据显示,近年来本土动画实现突破式增长,中国动漫产业总值由2019年的76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00亿元。2025年中国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预计达6521亿元,2029年有望达8344亿元。中国动漫市场正值爆发式增长时期,本土动画亦受到正向影响
DataEye研究院认为:在大厂混战、持续加码的态势下,AI漫剧将成为动漫市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且AI漫剧的增长将带动动漫市场整体快速增长。
但与此同时,大厂混战也会带来一定的问题,诸如行业集中度提升、作品同质化等。
一方面,对于整个行业而言,AI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效率,而大厂由于资金、技术、体量等优势,往往在AI技术端拥有领先地位,外加在传播发行端的头部优势,行业集中度或将高度提升,出现头部厂商吃下大半市场,其它中腰部玩家发展受限的现象。
另一方面,随着大厂纷纷入局AI漫剧,势必迎来一波作品爆发。
ADX行业版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动态漫短剧全网上线作品数量超1000部,仅5月的动态漫新剧就多达214部,这一数据远超去年同期。
对比发现,5月份动漫短剧数量较1月份增长了1647.8%。
可见,这一趋势已经出现,但在动漫短剧市场,各方均利用AI技术来辅助创作时,作品在风格、题材等方面易陷入同质化泥潭,进而导致观众兴趣降低,最终掀起新一轮行业内卷。
因此,总体来看,大厂混战AI漫剧既能助推市场快速增长,但同时也潜藏着一定的风险,而如何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规避风险,或许是大厂们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股票配资的,股票配资网平台网址,配资网哪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